叶绿素测定仪是一种快速、便捷检测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便携式仪器,广泛应用于农业、林业、植物学研究等领域,核心作用是通过叶绿素含量间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(尤其是氮素水平)、生长活力及胁迫响应。
一、核心原理
利用叶绿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: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(约650-660nm)和蓝紫光,而对绿光(约550nm)吸收较少。仪器通过向叶片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光和近红外光,检测穿透叶片后的光强,再根据“光吸收量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”,通过内置算法自动计算出叶绿素含量(通常以SPAD值为单位,SPAD值越高,叶绿素含量越高)。
二、主要用途
指导施肥:叶绿素含量与植物氮素需求高度相关,通过测定SPAD值可判断作物是否缺氮,避免盲目施肥,实现精准追肥。
植物生长监测:跟踪不同生育期、不同环境(如光照、干旱、病虫害)下叶片叶绿素变化,评估植物生长状况。
科研实验:用于植物生理学、生态学研究,分析环境胁迫(如重金属、盐碱)对植物光合能力的影响。
三、核心特点
便携快速:体积小、重量轻,手持即可操作,单次测定仅需几秒钟,无需采摘叶片(非破坏性检测)。
操作简单:无需复杂前处理(如传统化学法的研磨、提取),只需将叶片夹入检测口,一键即可读取数据。
数据直观:直接显示SPAD值或叶绿素浓度(mg/g),部分机型支持数据存储、导出(如连接电脑)。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测定时选择叶片的“功能叶”(如作物的倒3-4叶),避开叶脉、病斑、虫咬或老化部位,确保数据代表性。
同一叶片可多次测定(如3-5次)取平均值,减少误差。
仪器需定期用标准板校准,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的检测偏差。
避免在强光直射下测定,防止环境光干扰光信号检测。